中国风电格局生变:外企失速 维斯塔斯能否突围?
北极星风力发电网讯:2017年伊始,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2016年中国市场风电装机容量统计数据,前10名风电整机商均为中国风机厂商。而昔日占据重要市场份额的维斯塔斯、歌美飒等外资巨头,已经在榜单中难觅身影。
不过,伴随着维斯塔斯在国内获得华电青屿风电场等多个风电项目,业内普遍认为其正有意重拾中国市场。在2016年6月13日,维斯塔斯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任安德就曾公开表示,将在中国生产和销售 V136-3.45 MW风机,并把在中国的运维服务灵活度提升至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但是,目前国内的风电市场早已被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中国品牌所占据。那么,维斯塔斯是否能够突破重围,打破已有的市场格局?
失速的外企
以维斯塔斯为代表的风电外企曾经在中国风电市场中“独领风骚”。
维斯塔斯在进入中国市场的前20年,可以说独步天下。但是从2005年开始,随着国内本土整机市场的崛起,以及政策方面的倾斜,维斯塔斯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一路下行。根据中国风电协会的数据显示,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新增装机曾一度锐减,2015年仅有28万千瓦新增装机。中国市场新增装机的前十五位中,也没有一家外资品牌。
伴随着市场占有率的下降,维斯塔斯出现全方位的亏损。据公开数据显示,2011年,维斯塔斯税后净亏损1.66亿欧元。2012年,其亏损进一步恶化,并且出现裁员数千人。
对于维斯塔斯在中国市场的没落,多位受访的风电专家表示,维斯塔斯低估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崛起的信心,同时,国内政策也抑制了维斯塔斯在国内的发展速度。
2005年,国家发改委出台了《关于风电建设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规定,“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不满足设备国产化率要求的风电场不允许建设,进口设备海关要照章纳税”。
该通知的下发,被认为是金风科技、华锐风电(2.250, 0.00, 0.00%)等国产制造商崛起的机遇。但是也有行业人士认为,维斯塔斯的失败可能最致命的是其对中国市场的定位不准,对竞争对手重视不够。
“虽然中国风机制造起步晚,但是中国企业更了解中国的风电市场。”华锐风电一位高层向《中国经营报》记者表示,在大家都在发展兆瓦级以上的大型机组时,维斯塔斯却还在固守小机组,甚至将欧洲已经淘汰的设备用在中国市场,例如额定功率为0.85兆瓦的V60-850机型就长期被维斯塔斯所推崇。但彼时,维斯塔斯完全有能力生产大容量机组。其在2006年就曾将兆瓦级机组引入中国,在中国生产的第一台风机也是2兆瓦风机,且2兆瓦是当时领先世界的风机技术。
然而,维斯塔斯却并没有引领中国大风机时代,而是由中国本土企业华锐风电在2012年首次在国内将6兆瓦风机投入了商用,这被誉为中国风电进入大风机时代。
对于维斯塔斯在中国战略上的失误,甚至引发其内部分歧。曾经为维斯塔斯中国市场服务过的某代理商就坦言,如果维斯塔斯能够重视中国市场,直接跨入兆瓦级风机市场,即使受到中国政策限制,市场占有率也不可能在短短数年就被压缩至不足5%。
面对维斯塔斯在中国风电市场的失利,在2012年6月,维斯塔斯关停了设立仅四年的呼和浩特工厂,其V60-850及V52-850两种千瓦级机组同时停产。
对于内蒙古工厂的关闭,曾经的维斯塔斯掌门人英格并不承认其在中国战略中存在失误。他表示,内蒙古工厂的设立顺应了当时的条件,也为维斯塔斯发展了供应商体系,但是很不幸,后来小风机的发展不如大风机。
重拾中国市场
虽然英格并不承认战略上的失误,但是在维斯塔斯连续8个季度亏损后,还做出了更换CEO的决定。2013年8月21日,维斯塔斯宣布,任命鲁内瓦德为新任CEO,接替已经领导公司8年的英格,任命自2013年9月1日起生效。
在换帅当日,维斯塔斯还公布了第二季度财报。报告显示:公司净亏损6200万欧元,或每股0.31欧元,比2012年同期多亏损了800万欧元,远不及市场预期。同时,维斯塔斯还首次披露,营收下降的原因主要是产量急剧下滑。
英格的离开,当时虽然褒贬不一,但是受更换CEO消息的推动,维斯塔斯在哥本哈根上市股价一度上涨12%,创3个月来最大涨幅。
不久后,维斯塔斯中国区总裁由曾担任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的博飞出任,以期扭转日益严峻的市场局面。随后,博飞在2014的风能大会整机制造商论坛上总结了前任得失。博飞说,外资企业市场份额的下降有不同的原因。对于维斯塔斯,“主要是针对高速和中速的风速,但中国装机比任何国家都要快,特别是在低风速和超低风速上。所以我们现在的产品从高中风速到低、超低风速都必须要进一步拓展”。其次,博飞坦承,他的前任在市场方面做得不是特别好。
换帅之后的维斯塔斯在中国以外的市场重新复苏。据丹麦经商参处2015年4月提供给商务部的消息显示,在2015年一季度,维斯塔斯获得1330兆瓦的风机订单,远超其竞争对手,几乎是排名第二位的歌美飒公司747兆瓦订单的两倍。维斯塔斯最大的竞争对手、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风能当季获得624兆瓦的订单,其中包括402兆瓦的英国Dudgeon离岸风场项目。
维斯塔斯2015年财报亦显示,在全球5大洲34个国家或地区收获新订单8943兆瓦,同比增长37%,创历史新高;风机和服务的总订单储备达到历史第二高点,达到168亿欧元;营收达84亿欧元,同比增长22%;净利润6.85亿欧元,同比几乎翻倍。
维斯塔斯在全球市场复苏之后,也不忘重拾中国市场。2014年10月,维斯塔斯宣布全新的中国战略。推出两款为中国市场度身定制的风机产品:V110-2.0MW机组和V100-2.0MW机组。此外,还一改过去标准化的运维服务模式,转向定制服务。
维斯塔斯承诺,中国客户可以从维斯塔斯的服务项目列表中任意挑选,自由搭配,满足特定需求,而不再受限于托管式运维服务(AOM)套餐。在2016年3月,维斯塔斯就与哈纳斯集团签署了首个根据客户需求进行灵活定制的运维服务订单,共涉及600兆瓦。
“这一定制化服务合同的签署标志着哈纳斯与维斯塔斯的合作与互信步入新阶段。与维斯塔斯这样凭借创新和开拓性的解决方案、成熟的专业技术和可靠的经验而闻名的公司合作,对于我们至关重要。此项运维服务协议将帮助我们提升发电量和运维服务水平,使我们自己的运维服务能力提升至世界水平,从而全面降低能源成本,延长风机寿命,确保投资回报。”哈纳斯集团总裁马富强对于维斯塔斯量身打造的方案予以肯定。据了解,哈纳斯采购的全部900兆瓦风机均来自维斯塔斯。
2017年1月,维斯塔斯又获得华电青屿风电场项目7台V117-3.45 MW风机订单。这是维斯塔斯3兆瓦平台在中国获得的首个订单。订单包括为期两年的确保约定可用率和发电表现的AOM 4000 托管式运维服务合同,以及基于大数据的SCADA 远程监控和预防性维护服务。预计2017年二季度交货,下半年调试。
博飞承诺,凭借维斯塔斯在福建的项目经验和3兆瓦平台在全球成熟的装机记录,有信心在包括台风在内的严酷风况条件下向华电交付上佳表现。
如何突围?
维斯塔斯战略调整之后的强势回归,如何突围国产风机厂商的围剿、竞争?记者就此致电、致函维斯塔斯方面采访,但截至发稿前并没有得到回复。
“对于维斯塔斯在技术方面的优势,行业内从来没有质疑过,但是维斯塔斯作为外企相对于中国企业,欠缺对市场的认识。”上述曾服务维斯塔斯的人士表示,在国内企业往往信奉这样一条经营理念,“不是所有的项目都要赚钱的,有的是图利,有的是图名。”比如,很多项目需要有成功案例,中国企业就可以做到在一个项目上为了资历而亏损,然后在另一个项目上找回,实现企业整体获利。但是作为外资的维斯塔斯这样的企业很难在这方面变通,这也是曾经的维斯塔斯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的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在中国的风电市场,金风科技、联合动力等已经牢牢地把控了国内市场。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16年中国市场风电装机容量数据显示,2016年中国风电总装机容量为22.8GW,较2015年回落21%。其中,陆上风电装机容量为22.2GW,海上风电装机容量为0.6GW。
在前26家风电整机制造商中,金风科技独领风骚,中国市场占有率达28%,装机总量达6.3GW,比并列第二的联合动力、远景能源、明阳风电三家总量还多0.3 GW。同时,金风科技市场份额呈上升趋势。
另一方面,面对持续的消纳压力,一些地方正在收紧政策,严控风电规模、质量。根据江西能源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风电项目开发建设管理的通知》,江西省“十二五”期间,尚有400万千瓦左右计划内项目未建成投产,“十三五”期间新增风电并网容量指标约300万千瓦。为避免未来两年风电无序竞争的加剧,适当减轻风电消纳的压力,2017年将控制上报国家的新增核准计划项目数量、2018年原则上暂停上报新的核准计划项目,待“十三五”后期对全省风电消纳情况重新评估后再行安排,以确保风能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事实上,随着风电产能过剩以及利用率的下降,国内多个省份表示,将根据电网消纳情况结合国家预警机制建立健全分地区风力发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这也就是说国内风电市场“蛋糕”已经越来越少,竞争也会越发激烈。
因此,即便是维斯塔斯有意重拾中国风电市场,但是能否改变金风科技、远景能源等国产品牌占据的风电市场的格局,尚需时间验证。